摘要: CH4 的產生與排放受有機物質礦化、土壤呼吸 與熱傳導過程等綜合作用控制, 三江平原沼澤濕地從常年積水沼澤 →季節性積水沼澤化草甸→ 草甸+灌叢→墾殖后旱田, 隨土壤水分降低濕地 CH4 通量值產生較大的變化(表1), 表現為隨著土 壤水分的降低土壤CH4...
CH4 的產生與排放受有機物質礦化、土壤呼吸 與熱傳導過程等綜合作用控制, 三江平原沼澤濕地從常年積水沼澤 →季節性積水沼澤化草甸→ 草甸+灌叢→墾殖后旱田, 隨土壤水分降低濕地 CH4 通量值產生較大的變化(表1), 表現為隨著土 壤水分的降低土壤CH4排放顯著減少, 5~7月份沼澤濕地及沼澤化草甸CH4 排放通量最大, 這種 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與CH4 產生、氧化和遷移過程有關。土壤溫度是厭氧環境下CH4 排放的重要控制因子, 土壤溫度與CH4 排放正相關。土壤水分含量是決定土壤為排放者還是吸收者的 決定因素, 因為它直接影響氧的可利用率、氣體的 擴散率及微生物的活性, 水分飽和土壤一般排放 CH4 , 除非上覆有氧化土壤層, 在此氧化層CH4被 氧化消耗。
觀測類型 | 月份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4 | 5 | 6 | 7 | 8 | 9 | |
毛果苔草沼澤 | 1.81 ±0. 75 | 2.14 ±0. 55 | 4.27 ±1. 93 | 4.14 ±1. 88 | 2.32 ±0. 75 | 1.89 ±0. 70 |
小葉章草甸 | 0.97 ±0. 27 | 1.85 ±0. 73 | 1.50 ±0. 67 | 0.34 ±0. 18 | 0.46 ±0. 04 | 0.43 ±0. 09 |
草甸灌叢 | 0.102 ±0. 069 | 0.188 ±0. 095 | 0.275 ±0. 09 | 0.267 ±0. 122 | 0.237 ±0. 105 | |
墾殖后旱田 | 0.0143 ±0. 012 | -0.0221 ±0. 013 | 0.0198 ±0. 0103 | - 0.0135 ±0. 0096 | 0.0753 ±0. 031 | 0.0323 ±0. 016 |
非飽和土壤層厚度的增加與CH4 的排放負相關, 沼澤濕地墾殖后, 由于排水疏干, 土壤 只有在凍融期(4月)和 雨季降水后土壤出現過飽和 狀態時, 有CH4 的排放, 且通量值很小。